新闻

首页>新闻和公告> 案例分享>Detail

康医生智能耗材柜,疫情常态化下公立医院耗材改革的破局首选

       由于我国特殊的医疗环境,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期施行的“以药补医”政策,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医院药品/耗材收入直接与医护人员收入挂钩,导致公立医院严重依赖药品/耗材收入,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自2017 年两票制国家版本正式公布,运行至今,药品两票制已完成全国部署。同年12月,国家卫计委与人社部表示,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今年,药品和耗材集采各地更是在加快推进,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预示着医疗耗材采购方式将迎来巨大变化。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在年底之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价”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这意味着,继药品零加成之后,医用耗材也将进入零差价时代。

微信图片_20200623132803.jpg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

       随着新医改的纵深推进,公立医院的运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一面是耗材的零差价,一面是供应链管理要占用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成为当前医院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于传统耗材供应链管理方式存在以下痛点:

1、 流通混乱无序。医疗耗材种类多,传统管理模式容易导致“购销存退”混乱。

2、 人工操作效率低下。验收、入库、分拣、配送等环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3、 质量监管缺失。医疗耗材属高风险产品,粗放式管理方式容易为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4、 供应速度与需求不匹配。耗材需求不明确,采购供应速度不匹配,耗材库存积压。

5、“灰色库存”增加成本。医疗耗材在实际使用中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事后管理模式简单粗放,容易出现无人监管的“灰色库存”现象,增加不必要成本。

       针对以上公立医院医改中遇到的问题,苏州致其医疗早在2017年的时候便在该领域不断创新,提出了针对医疗耗材这一垂直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物联网医疗管理设备:康医生无接触式智能耗材柜,能够实现对耗材的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

6371730918339197337167173 - 副本.jpg        医疗耗材智能管理的目的是方便医院对医疗耗材进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耗材的采购进出及流向,同时确保耗材的安全有效,符合当下医改方针及智慧医疗的构建。康医生智能耗材柜为达到以上目的,针对医疗耗材管理问题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形成智能管理闭环模式:

(1)完善的智能系统管理体系;

(2) 耗材统一编码;

(3) 完备的线下物流服务;

(4)账务清楚透明,对账方便准确。

微信图片_20200623134445.png       新医疗改革对于医院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尤其当今全球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公立医院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转型方式,而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无接触式智能耗材应当目前情况下破局的首选方式